国风网

人民大会堂古建筑,故宫之外的一座艺术品宝库(3)

中国风

人民大会堂古建筑,故宫之外的一座艺术品宝库(3)

 

  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(送审稿本)1959年

  1959年9月中旬,周总理来到人民大会堂现场作最后的审定。总理仔细地从各个角度观察了大画,在赞扬的前提下提出了意见:画幅挂在人民大会堂还是略显小了些,此外太阳也要加倍放大,并要用最好的朱砂上色,才能永葆光辉。

  

人民大会堂古建筑,故宫之外的一座艺术品宝库(3)

 

  两位画家在听取了总理的意见后,立即动手修改,将画幅扩大到宽9米、高6.5米,画中的太阳也加大了一倍。他们不分昼夜地工作,直到9月下旬,才算基本完成了这幅巨作。

  

人民大会堂古建筑,故宫之外的一座艺术品宝库(3)

 

  《江山如此多娇》局部

  更有意义的是,9月27日周总理亲自去请毛泽东主席为该画题词,而当时毛主席不在北京,去了乡下,但他还是在百忙之中写了四幅“江山如此多娇”题词,还亲自在有的字旁打了圈。回函中写道:“供选择。”大家分析,大概圈多的是毛主席自己感到满意的,不妨挑圈多的字拼起来,果然十分和谐。然后由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正宇教授负责把“江山如此多娇”六个字放大描摹在画面上,整整用了一个通宵的时间才完成。

  当代“中国松王”之作

  

人民大会堂古建筑,故宫之外的一座艺术品宝库(3)

 

  黄山有四绝:奇松、怪石、云海、温泉,首绝当推奇松。刘晖乃黄山人,生于斯,长于斯,从小放牧村前屋后的松林间,所以对黄山松情有独钟。他画的松堪称一绝,人民大会堂正门巨幅国画《迎客松》就是其代表作。

  

人民大会堂古建筑,故宫之外的一座艺术品宝库(3)

 

  刘晖

  当代中国画大师黄胄赞:“从古代到现代,还没有一个画家像刘晖这样对松树作了这样深的研究。”为了寻觅那些常人难见的奇松,履艰历险,足迹遍及黄山的角角落落,还曾一不小心从悬崖跌落下去过。

  

人民大会堂古建筑,故宫之外的一座艺术品宝库(3)

 

  1984年,方毅副总理访日,将刘晖作品作为国礼赠给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。

  伫立在这幅画面前,云涛中的古松仿佛让人感觉到强烈的生命呼唤。在人民大会堂宽阔的大厅中,仿佛看到顶天立地的巨人,不得不让人进行深刻的哲理思考。

  悬挂的第一幅油画

 

人民大会堂古建筑,故宫之外的一座艺术品宝库(3)

 

  1997年,人民大会堂开辟重庆厅,以画三峡题材出名的陈可之被选中为重庆厅作画。其创作颇有些记录现实、怀古抚今的味道。陈可之用了一个多月创作《三峡晨曲》,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。

  

人民大会堂古建筑,故宫之外的一座艺术品宝库(3)

 

  由于不能折叠,重庆后来找了一辆加长的车,才把这幅长5.7米,宽1.5米的《三峡晨曲》不卷不折地运到了北京,它成为了第一幅悬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油画。

  八张画拼接而成的巨幅国画

  

人民大会堂古建筑,故宫之外的一座艺术品宝库(3)

 

  《太璞如琢—崔如琢艺术故宫大展》嘉宾于人民大会堂悬挂崔如琢作品《荷风盛世》前合影

  2011年6月,自幼习书画,曾拜李苦禅门下的崔如琢接到人民大会堂的邀请,要他为二楼回廊北侧的墙壁创作一幅国画。

  

人民大会堂古建筑,故宫之外的一座艺术品宝库(3)

 

  崔如琢

  画什么是个问题,背面傅抱石和关山月的作品是一幅山水,按照中国画的题材,花鸟当然是首选。于是崔如琢提出画荷,他说,“荷”,象征“和”,有“和谐”之意。荷叶的风,谐音“逢”,意味“和谐逢盛世”。

  

人民大会堂古建筑,故宫之外的一座艺术品宝库(3)

 

  完成整体创作,崔如琢用了8天。最终,这张巨幅国画被命名为《荷风盛世》。2012年初,在盛大的仪式后,《荷风盛世》被正式悬挂在人民大会堂二楼回廊北侧的墙壁上。由八张画拼接而成,画心长18米、宽2.8米,装裱完成之后,长20米,宽度到达3米多,画面总面积比其背面墙壁上的《江山如此多娇》要大三分之一。

  首幅描绘北京风光的画作

  

人民大会堂古建筑,故宫之外的一座艺术品宝库(3)

 

  2006年,邱汉桥创作的以香山红叶为题材的巨幅山水画《金秋无际》悬挂于人民大会堂,成为首幅人民大会堂收藏的描绘北京风光的画作。该画长5.3米,高2.1米。足足创作了2个多月

 

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

古建筑猜你喜欢

热门古建筑推荐

更多中国风